第478章 理想和现实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我们做过预算,按照县上的标准,修建一所小学最起码要6万块钱,现在村上穷的叮当响,县乡财政也紧张,听说干部工资都不能按时发,哪有钱修学校?”
方明华他们没说什么。
其实,这个年代,西北地区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如此,包括比较还算比较富饶的关中地区,乡村教育基础都非常薄弱,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学校的老师是哪个?”赵红军问道。
“你们也认识。”张贵生笑着说道。
正说着,一个长的白白净净的戴着眼镜的青年从一间教室里走了出来。
“张学文!”方明华立刻认出来。
这不是插队时候的房东张大婶的小儿子吗?
“方明华!”张学文也认出来:“你咋回来了?”
“没啥事回来看看。”方明华解释道:“这是赵红军,你还记得吧?”
“记得,怎么不记得?你们都是西京人。”张学文笑道。
“哎,学文,我记得我们走的时候,你不是准备考大学吗?咋当老师了?考了师范?”方明华问道。
“没考上。”
啊?这?
方明华赶紧岔开话题,说到别的地方转转,众人于是离开学校。
“红军,明华,由我叔陪着你们转,我现在赶紧去县城一趟,晚上回来到我家吃饭,咱们喝两杯,叔.你也过来。”
方明华他们刚想客气几句,就听到张贵生说道:“你们俩也别客气,现在建林可是财大气粗,不在乎伱们这点。”
“叔,瞧你说的.”张建林说着,匆匆向家里走去。
张贵生就陪着两人在村里转悠起来,张贵生这才告诉他们,张学文连续考了三年大学没考上,最后在他的帮忙下就在村上当了民办老师。
“你们也知道,学文这个娃,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没啥力气干农活根本不行,人又老实不像建林那样能说会道,不干这干啥?”
这倒也是.方明华点点头。
众人还看了北边的一片白杨树林——这是方明华他们当知青的时候种的,当时被称为知青林,现在已经长的有碗口初,一片郁郁葱葱。
快傍晚的时候,张建林从县城赶回来了,他媳妇早就准备好了一桌菜,方明华他们俩还是张支书,张建林又去把张学文叫来,还有张建林的媳妇和一個孩子,大家边吃边聊。
“学文,你考虑好了没有?”张建林突然问道。
张学文还没开口,旁边的张贵生却插话道:“建林,你可不能这样,如果学文跟着你去施工队,那村里的学生咋办?他可是咱们小学唯一的老师!”
没想到张建林怼道:
“叔,你要替学文想想,每月不到30块钱工资,咋够?学文今年已经吃28岁的饭了吧?到现在还娶不到媳妇,啥原因我想你也知道!学校没有老师?你去问乡上、县上要!”
听了张建林这番话,张贵生不说话了,叹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学文更是从始到终没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吃着菜。
“到底什么事?”赵红军问道。
张建林讲了起来。
原来,张建林的施工队的生意现在越做越大,需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帮他处理来回账务,发工资什么的,他就看上张学文,家门中的兄弟,人又老实,给出月工资100元的待遇。
张建林正在犹豫中,结果这件事让张贵生知道了,坚决不同意,因为张学文走了村上就没老师!
“张支书,为啥你不去问上面要?”赵红军小心翼翼问道。
“要了,没人愿意来,前年好容易要了一个中专生,呆了不到一学期,竟然跑了!说宁愿不当这个老师也不愿在这个鬼地方呆!”
哎.
赵红军也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一直没说话的张学文抬起头,说道:建林哥,我听说县上今年七月份要进行一次民办转公办老师考试,我再去考一次,如果没考上,我就跟你去干!”
“来,来,我们提起预祝学文能顺利考上!”赵红军趁机举起酒杯。
吃完饭之后,晚上,他们俩人住在张建林家,两人睡在一个床上,不过赵红军却睡不着。
“明华,我们出去转转,消消食。”
方明华一看手表,晚上九点多确实有点早,于是就跟赵红军走出院子。
夜晚的小村庄,显得非常安静,几乎没有灯光——听张支书说,虽然去年村上已经通上电,但电费太贵好多农户用不起,又换成煤油灯,能节约就节约点。
好好,今天农历月中旬,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的大地分外明亮,远处就是戈壁滩,荒凉,肃穆、深远。
两人不知不觉又走到学校附近,方明华突然发现,一个房间里竟然还有微弱的灯光。
有人?
好奇走了过去,敲了敲门。
门“吱呀”开了,出来一个青年正是张学文。
“学文,你没回家?”方明华问了。
“回了,在改作业。”
果然,方明华看到破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作业本。
“大部分学生们都只有一个本子,如果不改完发下去,明天他们都没法做作业。”张学林解释道。
“那行,你忙,不打扰你了。”方明华要走却被张学林拦住,热情招呼道。
“没事,快改完了,进来坐坐。”
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张学文就从隔壁教室里取过一条破长凳,等两人坐下,犹豫了一下他才说道。
“明华哥,红军哥,你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我想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
“你们说,今天咱们吃饭的时候,我说的那个到底对不对?”张学文问道。
“做的对!”赵红军首先开口:“人嘛,首先要考虑自己。那一点工资,咋生活?教育首先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不能只牺牲你一个人的利益!”
张学文听了,没有说话,突然改变了话题看着方明华。
“明华,你现在是大作家吧?我看过你写的好几本书,其中两篇都是写民办老师的,《乡村教师》《一个都不能少》,我最喜欢看《乡村教师》,李宝库老师真是太伟大、太感人了,我做不到,真自愧不如啊。”
说完,张学文叹口气。
看到张学文这样子,方明华也忍不住说道:“学文,那只是小说,虚构的。我写这篇小说目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当今仍然处于穷乡僻壤的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呼吁人们应给予处于社会边缘的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并不是让你像李宝库那样做个殉道者!”
“明华说的对,你不用纠结,先考试,考上最好,考不上就去建林的施工队,要么干脆来西京,进我的公司我绝对不亏你!”赵红军又插话进来。
方明华也点点头。
张学文却笑着摇摇头:“西京太远了,我还要照顾我父母呢。”
三人又聊了会,方明华他们告辞离开。
回张建林家的路上,赵红军点了一支烟,抽了口突然说道:“明华,咱们来一趟总要做点什么吧?要不就以公司的名义,帮他们修一所学校?”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方明华他们没说什么。
其实,这个年代,西北地区大部分农村学校都是如此,包括比较还算比较富饶的关中地区,乡村教育基础都非常薄弱,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
“学校的老师是哪个?”赵红军问道。
“你们也认识。”张贵生笑着说道。
正说着,一个长的白白净净的戴着眼镜的青年从一间教室里走了出来。
“张学文!”方明华立刻认出来。
这不是插队时候的房东张大婶的小儿子吗?
“方明华!”张学文也认出来:“你咋回来了?”
“没啥事回来看看。”方明华解释道:“这是赵红军,你还记得吧?”
“记得,怎么不记得?你们都是西京人。”张学文笑道。
“哎,学文,我记得我们走的时候,你不是准备考大学吗?咋当老师了?考了师范?”方明华问道。
“没考上。”
啊?这?
方明华赶紧岔开话题,说到别的地方转转,众人于是离开学校。
“红军,明华,由我叔陪着你们转,我现在赶紧去县城一趟,晚上回来到我家吃饭,咱们喝两杯,叔.你也过来。”
方明华他们刚想客气几句,就听到张贵生说道:“你们俩也别客气,现在建林可是财大气粗,不在乎伱们这点。”
“叔,瞧你说的.”张建林说着,匆匆向家里走去。
张贵生就陪着两人在村里转悠起来,张贵生这才告诉他们,张学文连续考了三年大学没考上,最后在他的帮忙下就在村上当了民办老师。
“你们也知道,学文这个娃,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没啥力气干农活根本不行,人又老实不像建林那样能说会道,不干这干啥?”
这倒也是.方明华点点头。
众人还看了北边的一片白杨树林——这是方明华他们当知青的时候种的,当时被称为知青林,现在已经长的有碗口初,一片郁郁葱葱。
快傍晚的时候,张建林从县城赶回来了,他媳妇早就准备好了一桌菜,方明华他们俩还是张支书,张建林又去把张学文叫来,还有张建林的媳妇和一個孩子,大家边吃边聊。
“学文,你考虑好了没有?”张建林突然问道。
张学文还没开口,旁边的张贵生却插话道:“建林,你可不能这样,如果学文跟着你去施工队,那村里的学生咋办?他可是咱们小学唯一的老师!”
没想到张建林怼道:
“叔,你要替学文想想,每月不到30块钱工资,咋够?学文今年已经吃28岁的饭了吧?到现在还娶不到媳妇,啥原因我想你也知道!学校没有老师?你去问乡上、县上要!”
听了张建林这番话,张贵生不说话了,叹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学文更是从始到终没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吃着菜。
“到底什么事?”赵红军问道。
张建林讲了起来。
原来,张建林的施工队的生意现在越做越大,需要一个有文化的人帮他处理来回账务,发工资什么的,他就看上张学文,家门中的兄弟,人又老实,给出月工资100元的待遇。
张建林正在犹豫中,结果这件事让张贵生知道了,坚决不同意,因为张学文走了村上就没老师!
“张支书,为啥你不去问上面要?”赵红军小心翼翼问道。
“要了,没人愿意来,前年好容易要了一个中专生,呆了不到一学期,竟然跑了!说宁愿不当这个老师也不愿在这个鬼地方呆!”
哎.
赵红军也叹了口气,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在这个时候刚才一直没说话的张学文抬起头,说道:建林哥,我听说县上今年七月份要进行一次民办转公办老师考试,我再去考一次,如果没考上,我就跟你去干!”
“来,来,我们提起预祝学文能顺利考上!”赵红军趁机举起酒杯。
吃完饭之后,晚上,他们俩人住在张建林家,两人睡在一个床上,不过赵红军却睡不着。
“明华,我们出去转转,消消食。”
方明华一看手表,晚上九点多确实有点早,于是就跟赵红军走出院子。
夜晚的小村庄,显得非常安静,几乎没有灯光——听张支书说,虽然去年村上已经通上电,但电费太贵好多农户用不起,又换成煤油灯,能节约就节约点。
好好,今天农历月中旬,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的大地分外明亮,远处就是戈壁滩,荒凉,肃穆、深远。
两人不知不觉又走到学校附近,方明华突然发现,一个房间里竟然还有微弱的灯光。
有人?
好奇走了过去,敲了敲门。
门“吱呀”开了,出来一个青年正是张学文。
“学文,你没回家?”方明华问了。
“回了,在改作业。”
果然,方明华看到破旧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堆作业本。
“大部分学生们都只有一个本子,如果不改完发下去,明天他们都没法做作业。”张学林解释道。
“那行,你忙,不打扰你了。”方明华要走却被张学林拦住,热情招呼道。
“没事,快改完了,进来坐坐。”
房间里只有一把椅子,张学文就从隔壁教室里取过一条破长凳,等两人坐下,犹豫了一下他才说道。
“明华哥,红军哥,你们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我想问你一件事?”
“什么事?”
“你们说,今天咱们吃饭的时候,我说的那个到底对不对?”张学文问道。
“做的对!”赵红军首先开口:“人嘛,首先要考虑自己。那一点工资,咋生活?教育首先是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不能只牺牲你一个人的利益!”
张学文听了,没有说话,突然改变了话题看着方明华。
“明华,你现在是大作家吧?我看过你写的好几本书,其中两篇都是写民办老师的,《乡村教师》《一个都不能少》,我最喜欢看《乡村教师》,李宝库老师真是太伟大、太感人了,我做不到,真自愧不如啊。”
说完,张学文叹口气。
看到张学文这样子,方明华也忍不住说道:“学文,那只是小说,虚构的。我写这篇小说目的让更多的人知道当今仍然处于穷乡僻壤的教师群体的生存状态,呼吁人们应给予处于社会边缘的乡村教师更多的关注和尊重,并不是让你像李宝库那样做个殉道者!”
“明华说的对,你不用纠结,先考试,考上最好,考不上就去建林的施工队,要么干脆来西京,进我的公司我绝对不亏你!”赵红军又插话进来。
方明华也点点头。
张学文却笑着摇摇头:“西京太远了,我还要照顾我父母呢。”
三人又聊了会,方明华他们告辞离开。
回张建林家的路上,赵红军点了一支烟,抽了口突然说道:“明华,咱们来一趟总要做点什么吧?要不就以公司的名义,帮他们修一所学校?”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xs/5/5192/30166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