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618《钢的琴》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俩表姐妹却以担心的目光看着他。
“这是咋了?不就就一篇文章没发表吗?真没事。”方明华笑着说:“报告文学不让发表,那就写小说呗,不过今天不说这些,陪两个娃好好过圣诞节!”
方明华其实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写实的报告文学不行,虚构的小说可以吧?
在方明华没来到这时代之前,反映东北工人文学作品中,以“铁溪三剑客”,(于班宇、双雪涛和郑执),较为出名,被称为“新东北文学。”
做为八零后的他们都是在二十多年以后,。下岗、凶杀、yan打等东北故事必备的叙事元素都被编织进小说情节,成为对这段时期描写的一种标志。
还有就是犯罪文学,《东北刑警往事》《好人王志勇》等。
但是,方明华觉得都没有电影《钢的琴》更让人震撼,更加具有冲击力。
该片是由张猛编剧并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
东北人导演张猛用自己独特的浪漫感记录了这样一群失落的中年人,也记录了那样一个失落的90年代。
突然的转型,让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待在工厂的工人们,突然断了活路,措手不及。
他们有的在家待业,有的变成赌徒,有的变成锁匠,有的变成屠夫,有的下海经商,有的沦为小偷…
他们不再年轻,没有文凭,没什么积蓄,少了点重头开始的时间和资本。
他们刻板,除了工厂的那一套,再没其他更好的出路。
他们失落,颓丧,失去底气,失去力量,却也倔强。
但有一点,从未改变。
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弥补被时代抛弃的窘迫,他们用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人精神,向自己的子女,向这个时代,证明着自己的尊严。
元旦很快到来,1992年宣告过去。
1992年国内文坛发生最重要的事件自然是首届世界华语文学奖赛成功举办。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稿,高规格的读书班以及评委成员,评选出来的优秀的作品以及高额的奖金都让文学奖备受海内外瞩目。
有人甚至预演,华语文学奖会取代茅盾奖成为中国第一大奖,当然这种断言为时过早,但中国人讲究的是开门红。第一次举办成功无疑给方明华等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人倍感振奋。
当然,到了年底,方明华自己的一篇报告文学无法顺利发表,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开心的事,更重要的是让方明华觉得,自己想说的东西没有说出来。
用小说来说吧。
元旦节过后,方明华着手按照《钢的琴》电影写一部小说。
电影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
与此之时,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跟了一個有钱的商人。
之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陈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
陈桂林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为了得到对于女儿的抚养权,他忍受种种压力,多方筹措为女儿买钢琴的钱,在四处受挫无果的情况下,于是便决计铤而走险,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然而却又被人发现被抓。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
爱情,友情与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务中荒诞燃烧。
电影拍的很优秀,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湾电影金马奖费西比国际影评人奖等。
后来,还根据电影改编拍成了一部同名电视剧,不过方明华没看过。
往常,方明华将电影剧本改编成小说,一般都是中篇或者短篇,字数比较少。
但这一次,方明华准备写成一个长篇。
这部电影本身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影片的叙事节奏存在前松后紧,开篇导演可能过于注重人物出场,导致影片后半段显得过于紧凑,尤其是在最后三十分钟内,情节压缩过大,场景衔接生硬,甚至出现了场景衔接生硬和不合理的硬伤。
其次,影片的叙事线索相对单一,影片中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
另一条是烟筒的去留线索,与主线情节的联系太过松散,实际上应该加强烟筒的去留对于角色们内心的触动,但由于铺垫不足,观众对于这种情感也不会太认同。
而这,足以用长篇小说的篇幅解决这个两个问题。
而且,回奉天十几天给方明华的触动太多,有些东西他很想写出来。
太直接的、冰冷的现实无法写,那就用一种黑色幽默、带些荒诞文字来表达。
整个元月份方明华都沉浸在写作之中,从早到晚,吃饭、写作、睡觉一天基本上就干这三件事,媳妇宋棠棠都有点担心。
结婚这也好几年,从未见到方明华如此疯狂写作。
但有时候,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
正当方明华因报告文学没有被发表而转写小说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肖岱打来电话,那篇已经束之高阁的报告文学将被刊登在《内参》上,在高层一定范围内传播。
好事啊.
方明华听了很高兴。
这不就是写这篇报告文学的目的和意义吗?
宋棠棠听了也非常开心,还专门打电把这个消息告诉已经返校的李丽。
今年的春节可以高高兴兴过了。
93年的春节比以往来的早些,元月22日就是除夕,这一天,整天闷在书房里的方明华也不得不出来,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过大年。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这是咋了?不就就一篇文章没发表吗?真没事。”方明华笑着说:“报告文学不让发表,那就写小说呗,不过今天不说这些,陪两个娃好好过圣诞节!”
方明华其实已经做好两手准备:写实的报告文学不行,虚构的小说可以吧?
在方明华没来到这时代之前,反映东北工人文学作品中,以“铁溪三剑客”,(于班宇、双雪涛和郑执),较为出名,被称为“新东北文学。”
做为八零后的他们都是在二十多年以后,。下岗、凶杀、yan打等东北故事必备的叙事元素都被编织进小说情节,成为对这段时期描写的一种标志。
还有就是犯罪文学,《东北刑警往事》《好人王志勇》等。
但是,方明华觉得都没有电影《钢的琴》更让人震撼,更加具有冲击力。
该片是由张猛编剧并执导,王千源和秦海璐主演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位父亲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而不断艰苦努力,最后通过身边朋友的帮助用钢铁为女儿打造出一架钢琴的故事。
东北人导演张猛用自己独特的浪漫感记录了这样一群失落的中年人,也记录了那样一个失落的90年代。
突然的转型,让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待在工厂的工人们,突然断了活路,措手不及。
他们有的在家待业,有的变成赌徒,有的变成锁匠,有的变成屠夫,有的下海经商,有的沦为小偷…
他们不再年轻,没有文凭,没什么积蓄,少了点重头开始的时间和资本。
他们刻板,除了工厂的那一套,再没其他更好的出路。
他们失落,颓丧,失去底气,失去力量,却也倔强。
但有一点,从未改变。
他们始终相信,自己的双手,可以弥补被时代抛弃的窘迫,他们用曾经引以为傲的工人精神,向自己的子女,向这个时代,证明着自己的尊严。
元旦很快到来,1992年宣告过去。
1992年国内文坛发生最重要的事件自然是首届世界华语文学奖赛成功举办。
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投稿,高规格的读书班以及评委成员,评选出来的优秀的作品以及高额的奖金都让文学奖备受海内外瞩目。
有人甚至预演,华语文学奖会取代茅盾奖成为中国第一大奖,当然这种断言为时过早,但中国人讲究的是开门红。第一次举办成功无疑给方明华等为之付出辛勤努力的人倍感振奋。
当然,到了年底,方明华自己的一篇报告文学无法顺利发表,无论如何都不是件开心的事,更重要的是让方明华觉得,自己想说的东西没有说出来。
用小说来说吧。
元旦节过后,方明华着手按照《钢的琴》电影写一部小说。
电影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20世纪90年代初,东北一个工业城市。原钢厂工人陈桂林下岗后,为了维持生计,组建了一支婚丧乐队,终日奔波在婚丧嫁娶、店铺开业的营生之中。
与此之时,妻子小菊却不堪生活重负,移情别恋,跟了一個有钱的商人。
之后,小菊光鲜回归,要求与丈夫陈桂林离婚,并且要求独生女陈小元的抚养权。谁能给女儿一架钢琴成了争夺抚养权的关键所在。
陈桂林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为了得到对于女儿的抚养权,他忍受种种压力,多方筹措为女儿买钢琴的钱,在四处受挫无果的情况下,于是便决计铤而走险,和女友淑娴以及当年钢厂的好哥们夜入学校偷钢琴,然而却又被人发现被抓。
当所有的办法都失败后,桂林偶然翻到一本关于钢琴的俄国文献,于是叫上伙伴们在早已破败的厂房中开始了手工制造钢琴的征途,最后在退役小偷,全职混混,江湖大哥,猪肉王子一群落魄兄弟的帮助下,他们造出一部“钢”的琴,一群男人为尊严而战。
爱情,友情与激情,幽默在不可能的任务中荒诞燃烧。
电影拍的很优秀,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湾电影金马奖费西比国际影评人奖等。
后来,还根据电影改编拍成了一部同名电视剧,不过方明华没看过。
往常,方明华将电影剧本改编成小说,一般都是中篇或者短篇,字数比较少。
但这一次,方明华准备写成一个长篇。
这部电影本身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影片的叙事节奏存在前松后紧,开篇导演可能过于注重人物出场,导致影片后半段显得过于紧凑,尤其是在最后三十分钟内,情节压缩过大,场景衔接生硬,甚至出现了场景衔接生硬和不合理的硬伤。
其次,影片的叙事线索相对单一,影片中的两条暗线,一条是陈桂林前妻对孩子的争夺,显得较为尴尬,要么应该加强这面的描写,强化一下人物的动机,也增添一些困难,要么则略写,甚至不写。
另一条是烟筒的去留线索,与主线情节的联系太过松散,实际上应该加强烟筒的去留对于角色们内心的触动,但由于铺垫不足,观众对于这种情感也不会太认同。
而这,足以用长篇小说的篇幅解决这个两个问题。
而且,回奉天十几天给方明华的触动太多,有些东西他很想写出来。
太直接的、冰冷的现实无法写,那就用一种黑色幽默、带些荒诞文字来表达。
整个元月份方明华都沉浸在写作之中,从早到晚,吃饭、写作、睡觉一天基本上就干这三件事,媳妇宋棠棠都有点担心。
结婚这也好几年,从未见到方明华如此疯狂写作。
但有时候,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个玩笑。
正当方明华因报告文学没有被发表而转写小说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转机,肖岱打来电话,那篇已经束之高阁的报告文学将被刊登在《内参》上,在高层一定范围内传播。
好事啊.
方明华听了很高兴。
这不就是写这篇报告文学的目的和意义吗?
宋棠棠听了也非常开心,还专门打电把这个消息告诉已经返校的李丽。
今年的春节可以高高兴兴过了。
93年的春节比以往来的早些,元月22日就是除夕,这一天,整天闷在书房里的方明华也不得不出来,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过大年。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xs/5/5192/301650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