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来者不善?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本来想问他几句这个问题,但想想又算了。
自己虽然是作协主席,但这种学术讨论讲究的是各抒己见,你不能来个统一思想之类。
否则,王濛贵为作国家协副主席,身为一般干部的张彬彬照样和他对骂?
火车经过一天两夜,早上到达杭州火车站,四人买了一张交通地图,挤上公交车直奔开会的宾馆——西湖宾馆。
宾馆位置位于西湖的西面,三面临湖、一面靠山风景很不错。
四人赶到宾馆报道,这里已经变得比平常热闹,前来报道的各地文人作家已经有些,方明华好多都认识。
张先亮、冯骥才、韩少工、年轻一点的铁拧、迟子建基本上都是各省作协领导。
会议是在第二天宾馆会议室举行的,主持人是作协副主席王濛。
别的首先领导礼节性的发言,肯定了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等,基本上都是八股文的套路,没啥营养。
王濛代表作协做了会议主题内容发言,讲话很长,足足有两个小时。
其主要意思是:九十年代马上要过半,整个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和八十年代相比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在文学方面,和八十年代相比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作家的日益成熟——原本在八十年代一大批初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们,现在已经成了文坛的中坚力量,写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同时,整个社会的文学氛围却在急剧恶化,人们对于文学作品没有了八十年代的那种激情,这给文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大家就这个主题思想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对于王濛的发言,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共鸣,时代确实变了,变得让有些作家不知所措。
下午是分组讨论,不过会议没有像以前按照东北组、西北组以地理区域或者省为单位进行分组,而是将参会人员名单打乱,随机分组。
方明华被分到第六组,安排在4楼的第3会议室进行。
大约二十多人,有自己的熟悉的,本组的牵头人宁夏作协主席张先亮,还有海南的韩少工等,也有自己不熟悉的。
下午两点钟,大家围绕王濛的讲话展开讨论。
这种发言大家不当然会泛泛而谈,各自都准备了发言稿——大家都提前写好,方明华也不例外。
首先发言的就是小组牵头人张先亮,作为文坛的老大哥,不仅仅是在宁夏,在国内整个文坛都很有份量。
他的发言题目也很“惊悚”
《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
“谈论80年代文学,有一种确定感,当今文坛许多作家,包括这次来开会的,特别是年轻作家,如明华、莫岩、贾平娃、余桦、刘振云、梁晓声、苏童等,要么已经颇负盛名,要么完成了处女作或代表作的发表,他们的根基在80年代的土壤上深扎,枝叶在90年代繁茂。
人们似乎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境况下,被一把推进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写作,再次拥有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有个作家叫王干,今天没来开会,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书叫《王干随笔选》。他用“散装”来形容他新结出版的这本书。
其实“散装”也可以用来形容90年代的文学形态,作家“下海”进行市场化写作,影视对文学的冲击,文学期刊发行量急速下滑,严肃文学在通俗文学面前失去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读者已死”——这是提前了20年的一种预见……
导致“散装”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文学成为一种无形暴力下的牺牲品,而这种无形暴力,可以视为社会急剧转型后,思想与文化呈粉碎性形状,没法再凝聚人的共识与力量。放弃文学,成为一种宿命.”
张先亮在发言,方明华和韩少工两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喂,明华,我发现张先亮发言有些悲观啊。”韩少工说道。
“要不,他的题目叫做《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方明华低声笑道。
“你认为呢?”
“我总体认可他的说法,不过灰中还是有亮色的。”
“我还是比较乐观,我认为文学还是很有前途的。”
韩少工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和张先亮最后半商半文不同,韩少工一直活跃在文坛上,包括后面办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也没有离开文学。
轮到方明华发言,他发言的题目叫《私人化写作流行和畅销书的兴起》
内容很简洁:
“以新锐作家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私人化写作倾向注意:是艺术风格的核心是写作方式的独特性,而不是经验内容的私人性。
“另外就是畅销书的盛行,在这里我先讲一下畅销书的概念。”方明华拿着稿子环顾了下四周继续说道:
“畅销书英文叫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读书人》登载了十九个城市书店中最畅销的六本书的书名,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畅销书单。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口味.
“像我们省作家陈中时的《白鹿原》、贾平娃的《废都》,还有余桦的《活着》,还有王硕的小说等都可以算的是畅销书,当然我最近写的也能算上畅销书。”
说到这里,方明华加重语气:“我要着重强调的是,畅销书不一定都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名著,这一切都要看的实际价值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明华,我插一句,别的我不敢说,最起码王硕那几本小说肯定不会成为名著!”说话的是韩少工。”
方明华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在人文精神大讨论里,韩少工也是猛批王硕的!
“明华,我们就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展开讨论?譬如,你刚刚出版的那部《解忧杂货店》将来能否成为名著?”一个男人的声音从方明华的对面传来。
是一位姓刘的作家,年过花甲,叫刘国伟,X省的作协副主席。
方明华曾经读过他写的小说,有一种读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的感觉。
其实,方明华说自己的畅销书并不是指《解忧杂货店》。
这本书已经出版几个月,成绩没法和《天行健》《钢的琴》这些小说相比,更比不上去年大热的《人民的名义》
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高这本书?
似乎有些来者不善?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自己虽然是作协主席,但这种学术讨论讲究的是各抒己见,你不能来个统一思想之类。
否则,王濛贵为作国家协副主席,身为一般干部的张彬彬照样和他对骂?
火车经过一天两夜,早上到达杭州火车站,四人买了一张交通地图,挤上公交车直奔开会的宾馆——西湖宾馆。
宾馆位置位于西湖的西面,三面临湖、一面靠山风景很不错。
四人赶到宾馆报道,这里已经变得比平常热闹,前来报道的各地文人作家已经有些,方明华好多都认识。
张先亮、冯骥才、韩少工、年轻一点的铁拧、迟子建基本上都是各省作协领导。
会议是在第二天宾馆会议室举行的,主持人是作协副主席王濛。
别的首先领导礼节性的发言,肯定了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等等,基本上都是八股文的套路,没啥营养。
王濛代表作协做了会议主题内容发言,讲话很长,足足有两个小时。
其主要意思是:九十年代马上要过半,整个社会经济、人文环境和八十年代相比都有了巨大的改变。
在文学方面,和八十年代相比出现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一方面是我们作家的日益成熟——原本在八十年代一大批初露头角的青年作家们,现在已经成了文坛的中坚力量,写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但同时,整个社会的文学氛围却在急剧恶化,人们对于文学作品没有了八十年代的那种激情,这给文学带来不小的挑战,大家就这个主题思想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为中国文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对于王濛的发言,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共鸣,时代确实变了,变得让有些作家不知所措。
下午是分组讨论,不过会议没有像以前按照东北组、西北组以地理区域或者省为单位进行分组,而是将参会人员名单打乱,随机分组。
方明华被分到第六组,安排在4楼的第3会议室进行。
大约二十多人,有自己的熟悉的,本组的牵头人宁夏作协主席张先亮,还有海南的韩少工等,也有自己不熟悉的。
下午两点钟,大家围绕王濛的讲话展开讨论。
这种发言大家不当然会泛泛而谈,各自都准备了发言稿——大家都提前写好,方明华也不例外。
首先发言的就是小组牵头人张先亮,作为文坛的老大哥,不仅仅是在宁夏,在国内整个文坛都很有份量。
他的发言题目也很“惊悚”
《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
“谈论80年代文学,有一种确定感,当今文坛许多作家,包括这次来开会的,特别是年轻作家,如明华、莫岩、贾平娃、余桦、刘振云、梁晓声、苏童等,要么已经颇负盛名,要么完成了处女作或代表作的发表,他们的根基在80年代的土壤上深扎,枝叶在90年代繁茂。
人们似乎是在毫无心理准备的境况下,被一把推进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写作,再次拥有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有个作家叫王干,今天没来开会,前不久他出版了一本书叫《王干随笔选》。他用“散装”来形容他新结出版的这本书。
其实“散装”也可以用来形容90年代的文学形态,作家“下海”进行市场化写作,影视对文学的冲击,文学期刊发行量急速下滑,严肃文学在通俗文学面前失去市场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读者已死”——这是提前了20年的一种预见……
导致“散装”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当时的文学成为一种无形暴力下的牺牲品,而这种无形暴力,可以视为社会急剧转型后,思想与文化呈粉碎性形状,没法再凝聚人的共识与力量。放弃文学,成为一种宿命.”
张先亮在发言,方明华和韩少工两人坐在一起,窃窃私语。
“喂,明华,我发现张先亮发言有些悲观啊。”韩少工说道。
“要不,他的题目叫做《九十年代文学是灰色的》?”方明华低声笑道。
“你认为呢?”
“我总体认可他的说法,不过灰中还是有亮色的。”
“我还是比较乐观,我认为文学还是很有前途的。”
韩少工这种想法并不奇怪,和张先亮最后半商半文不同,韩少工一直活跃在文坛上,包括后面办策划文人杂志《天涯》,也没有离开文学。
轮到方明华发言,他发言的题目叫《私人化写作流行和畅销书的兴起》
内容很简洁:
“以新锐作家陈染、林白、徐小斌等女性作家的写作为代表私人化写作倾向注意:是艺术风格的核心是写作方式的独特性,而不是经验内容的私人性。
“另外就是畅销书的盛行,在这里我先讲一下畅销书的概念。”方明华拿着稿子环顾了下四周继续说道:
“畅销书英文叫Bestseller,一词最初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读书人》登载了十九个城市书店中最畅销的六本书的书名,这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畅销书单。畅销书的特点是符合当时人的阅读口味.
“像我们省作家陈中时的《白鹿原》、贾平娃的《废都》,还有余桦的《活着》,还有王硕的小说等都可以算的是畅销书,当然我最近写的也能算上畅销书。”
说到这里,方明华加重语气:“我要着重强调的是,畅销书不一定都是好书,但也有可能成为名著,这一切都要看的实际价值能否经得起时间考验。”
“明华,我插一句,别的我不敢说,最起码王硕那几本小说肯定不会成为名著!”说话的是韩少工。”
方明华微微一笑,没说什么。
在人文精神大讨论里,韩少工也是猛批王硕的!
“明华,我们就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展开讨论?譬如,你刚刚出版的那部《解忧杂货店》将来能否成为名著?”一个男人的声音从方明华的对面传来。
是一位姓刘的作家,年过花甲,叫刘国伟,X省的作协副主席。
方明华曾经读过他写的小说,有一种读浩然的《《艳阳天》和《金光大道》的感觉。
其实,方明华说自己的畅销书并不是指《解忧杂货店》。
这本书已经出版几个月,成绩没法和《天行健》《钢的琴》这些小说相比,更比不上去年大热的《人民的名义》
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提高这本书?
似乎有些来者不善?
本章完
www.llewen.cc。m.llewen.cc
本文网址: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xs/5/5192/30164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