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连横来去自如
推荐阅读:山沟里的制造帝国、沧元图、大唐不良人、孙猴子是我师弟、星临诸天、无限先知、超灵气时代、血税、天涯海阁小师妹、娱乐超级奶爸、
邯郸大北城,西坊。
秋风萧瑟,街路两旁不复翠绿的槐树叶子随风而落,落叶纷纷、似漫天飞舞的金蝴蝶悄然降落人间。一辆马车骤然疾驰而过,掠过空中及落的花蝶,碾压过大地上那金色的地毯,惊起一阵狂风。
马车上的人,心情此时却完全不在这片萧瑟美景之中,马车碾压过地上片片落叶,缓缓行至庞家宅院外。
庞煖下得马车,拂过袖袍上的两片花蝴蝶,急忙招呼过侍卫、将武库刚刚下发的武备搬入院内。随即顾自跨过廊门、穿过外院,朝着内堂行去。
堂外屈身恭候的小婢女主人归来,急忙上前乖巧地替主人的褪下外袍,她见主人发冠之上不知何时竟沾染了一片槐树落叶,便小心翼翼地替主人拂去,主人好像并未察觉到她这细微的动作,他的面上一直流露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乖巧的小婢女受庞煖侵染,也不禁跟着暗暗高兴起来,她心道:自家这个少主人一直都是呆呆、凶凶的,整天板着一张苦瓜脸,今日怎么这般开心。
“主人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吗?”小婢女跪俯在地上,替庞煖将翘头履换下,抬头怯生生地问道。
庞家不同于一般的姓氏贵族。对赵国来说,庞氏是外来者,而且庞恭又亲身经历过庞氏宗族在魏国的巨变,为防止庞氏在赵国重蹈覆辙,所以从小便教导庞氏子弟与友和善,虽为兵家亦不可只精于战阵。所以庞氏一直对依附于他们的仆众、侍从都极为优待。
但仆从毕竟是仆从。听到小丫头这番话,跪俯在她身旁那名稍微年长些的侍女、急忙伸手悄悄地拽了拽小丫头的衣裙下摆。虽然她们是内侍,地位高些,但也不能随意出口与主人搭话。她暗暗下定决心,待到换值时一定要好好教导教导这个小丫头。
庞煖亦是一愣,随即朝着小娘点了点头,目光也不禁朝着熟识的小娘望去,他自然无法察觉出小娘的心思。庞煖笑着揉了揉小娘的秀发,并无怪罪之意。
待小侍女替他换下朝服,庞煖便穿过木履,脚步匆匆地朝着室内走去。
*
屋外天气阴沉,室内也稍显昏暗,烛火散发着微弱的光,映照在相对而坐的两位老翁身上。
庞煖刚进屋,便听到祖父一声叹息道“兄这招左封天元,到底是何人所授?仆不得其解。”原来是祖父和先生对弈又输一局。
庞煖上前一步朝着两人恭敬的揖拜一礼道:“庞煖给祖父和先生请安。”
鹖冠子哈哈一笑,朝着庞煖瞥了一眼,对着身前的老友道:“煖下朝了,看煖一脸喜色,定有好事。与友对弈,改日再言。”
庞恭听罢,只得无奈的摇了摇了头,随即命令侍女将几桉上的棋盘、棋子收起。转头又对着庞煖训斥道:“吾是如何教汝的,要常收真形于心,覆以假面识人。观今日,汝之真态全都表露于面上。”
庞煖俯在地上道:“祖之训斥,煖谨记。”
鹖冠子面容带笑,维护庞煖道:“煖今日定有非同一般的喜事,才令他无法收形于心。”
庞煖冲着鹖冠子拱了拱手道:“先生明鉴。”
庞恭瞪了他一眼,随后道:“秋祭之夜,红翎信使进都,早已在邯郸传的沸沸扬扬,边关应是有战事起。今日王在朝会上可有言及此事。”
庞煖如实回道:“王上对众臣宣及,红翎实乃代地所派。”
“楼烦、还是林胡犯边?”庞恭立即问道。
庞煖微微摇头道:“代县令楼缓秋巡之日,恰巧遭遇楼烦劫掠崞邑,遂以强压之势生擒胡酋!胡酋不堪刑法,遂向代县令言及二胡将要共同起兵、会猎我赵。”
“好!不愧是楼严之子。”庞恭叹道。
楼氏乃赵婴之后,楼严曾与庞恭同朝为将,二人年纪相彷,关系也不错,不过楼严在对秦的河东一战中战死了。庞恭心下感慨片刻,随即眉头又微微皱起。二胡共会于赵,这可不像是什么喜事。
以他对胡人各族的了解,楼烦和林胡一向不合,今日二族却共同举兵,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鹖冠子骤然起身,走到一旁小型堪舆图前,喃喃道:“二胡共代…二胡共代…单以代地之兵恐难久持。”
赵国的代地之兵虽众、且强,但相对的防守边境线也长。代地南防中山、东防燕国、其次才是北部和西部的二胡。
庞恭也起身走到鹖冠子身旁,借着微弱的烛光暗自分析道:“秋祭前夕,吾曾听闻晋阳刚刚征兵,原本欲防秦,今秦与我赵交好,我赵国或可启晋阳之兵驰援。或可趋武城之兵,武城本欲防齐,今齐国新衰恐无力西犯……”
二老顾自分析着自己的看法,一时都忘了庞煖就坐在他们身后。
庞煖一时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任由二老在那里‘瞎操心’。
鹖冠子抚须道:“齐虽衰而不残,且北有中山狼、虎视眈眈,仆认为武城之兵不可轻动。至于晋阳之兵嘛……”鹖冠子顿了顿,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对着庞煖问道:“王上可曾言及出兵援代一事?”
庞恭听到这番话,也回头望了过来。
庞煖苦笑一声,如实回道:“王上为防二胡有诈,言及二胡乃秦、燕前驱,晋阳之兵又本为御秦而征,王上遂令晋阳之兵不动防止秦国袭我河东。又恐中山、齐国趁火打劫,遂令武城、邢襄之兵不动。又命中牟、平邑等难线守军戒备,防止魏国袭边。”
鹖冠子听罢,欣慰地点头道:“赵王眼光卓着,秦、齐、中山之威胁,大过胡掳。不过,王又欲以何兵援代?”
“王上欲以邯郸常备三营为主,亲征北地!”庞煖如实回道。
“亲征!”庞恭顿时一惊。
鹖冠子却抚须道:“常备三营本为拱卫都城邯郸而设,今全数北调,又亲征北地,魄力也!”说罢又是微微一笑,对着庞煖问道:“赵王可是委任汝新职了。”
庞煖冲着二人揖拜一礼,随即将赵雍的任命告知二人。
“新军兵尉!”庞恭惊喜道。
他自然知道这个职位的分量,兵尉之职虽不高,但有实权在握,最重要的是新军。
“仆之所言成真也,新军乃赵王心腹之军,骑兵改革也是军制改革之首。今赵国变法势不可挡,王又以煖为骑旅兵尉,足以见赵王对庞氏的看重。”鹖冠子缓缓说道。
……
……
赵国大规模的兵力动员,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
各诸侯国、各个势力,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南离邯郸五百里之外的魏都,大梁城。
初任魏相的张仪,正悠闲地坐于魏国相府庭院,悄观秋风扫落。他歪坐于软塌之上、惬意地品着巴蜀之地的上等茗饮。
巴蜀盛产的茗饮相较于南阳苦茶,味道明显更胜一筹、香气也更具醇厚一些。
在秦国时他便喜欢上了这种能提神健气的饮品,每每饮过之后精神也会稍显愉悦。
张仪轻呡一口茶水,肆意的享受着秋意午后时光。
在魏国的计划比他想的要顺利的多,魏廷内部的倾轧也比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魏王老了、也湖涂了,他那个老对手公孙衍再次被轻而易举的出局。
五国合纵未立寸功,便再次支离破碎。
各国的战事虽然或多或少的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但人心本来就是难测的,不过好在局势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朝着对秦国好的方向发展。
庭院内忽然卷起一阵清风,掠过枝头三两片枯叶。待风势停歇,张仪的背后已经躬身站立着一名黑衣人。
脸覆假面,身材高挑,双峰明显微微隆起。黑衣人嗓音沙哑道:“相邦,赵国传来的急报。”她上前两步,双手恭敬地递上一个锦包。
张仪随手接过,打开锦包封口、从中取出里面的一片简犊。
简犊上只有短短一行字迹,他细细扫视一遍,便将其随意丢入到了身旁的炭盆中,火焰顿起。
张仪仰头饮尽杯中茗饮,袖袍落下时、他面上刚刚那惬意之情已经消失不见,反之一片肃穆。张仪随即起身、扶了抚头上的冠,便大步朝着府外走去。
清风再过,他身后的黑袍人不知何时已经没了踪影。
*
张仪出得相府,便乘车直奔魏王宫。
赵王亲征、邯郸空虚,显然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显然这个机会也不容易把握。张仪之所以背秦入魏也正如赵雍所想,不过是秦国做的一个局,目的便是为了离间、瓦解合纵同盟。
张仪与嬴驷商量后,决定以自己为棋子,亲自入魏,下这最关键的一步。
初入魏时,魏王并没有听从张仪之言,但秦国转及攻打魏国,再次攻占了魏国的河西,以此来施压魏国驱逐公孙衍。
魏王也确实老了,河西一败彻底摧毁了他抗秦的信心,魏廷之上又有宠臣田需、张寿联合进言、以求驱逐公孙衍。
外有强敌压迫,内有君臣猜忌,公孙衍遂罢相归隐。
*
一路畅通无阻,半个时辰后、张仪便在魏王宫朝殿见到了魏王。
魏蓥这几日精神状态似乎不是很好,或者说自从魏韩联军败了之后,就一直很差。
这几日魏蓥就连进食也少了很多,他深感自己大限将至,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撒手,他恐惧、恐惧自己死后,到了地下不知该如何向先父、先祖交代。
焦虑、不甘、恐惧等重重情绪这几日不断萦绕在他的心头,压迫的他难以喘气。以致使他面容如今显得极具枯藁,原本略有光泽的白发也变得如同秋后的杂草一般,那双炯炯有神的虎童也不免耷拉了下来。
“相邦今日如此急切入宫,所为何事啊?”魏蓥语气微弱地问道。
其实魏蓥也能隐隐感觉的到张仪的二心,他又不是蠢货,一切都太巧合了。但他又能如何?
魏国大势已去,他老了,没有年轻人的冲劲了。他如今只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给魏国留下一些种子,在看不到新的希望时他不敢再赌了,他也赌不起了。
他如今只能与秦国这个饿虎为伴,割肉饲虎,只求这只饿虎能先去咬别人。
张仪如实回道:“王上,臣收到密信,北疆胡人肆虐,赵王即将北征,且邯郸之兵尽数北调,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固,臣以求王上、尽快发兵攻赵。”
魏蓥听到这番话,神色中未惊起丝毫波澜。无神的双目缓缓扫视过殿下的群臣,悠悠说道:“众卿以为伐赵如何?”
宗室上大夫魏辛瞥了张仪一眼,对着上首的魏蓥揖道:“我魏国刚逢河西大败,今日伐赵、恐有心无力,且我魏国与赵结盟在先,今又如何能背盟伐赵?”
张仪立刻出声驳斥道:“三晋结盟而今名不副实也,我魏国与秦作战时,赵国在何处?假意出兵、姗姗来迟,我看不过是赵国的敷衍罢了。赵背盟在先,今日伐赵,如何不能?”
宠臣田需亦出言附和道:“王上,相邦所言乃实理。我魏国观泽与齐一战,奉顿丘三地于赵国,赵得益于我魏,又有盟约在先,结果赵国却假意相助、诓骗我魏,今日我魏伐赵,合乎天理。”
田需这番话说完,让原本那些即将出口反对伐赵之人悻悻闭嘴。
魏蓥随即目光转向魏嗣,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嗣思虑片刻,回道:“儿臣以为,伐赵不妥。赵不助魏,却未损魏。夏季水灾以赵国遭灾最严重,不助魏或有苦衷。今我魏国以合纵为基而御诸国,伐赵一事成与不成、尚未可知,固儿臣以为国策不可轻改。”
魏嗣说罢目光不禁朝着张仪瞥去。
张仪眼角微挑,却并未再出口反驳。他迈步走到大殿左侧的巨幅堪舆图前,伸手轻指,说道:“太子热衷合纵,依臣看,今时万万不可行。虽然前些年,我魏国和各国结成兄弟之邦,热闹非常,但先贤曾有言,亲兄弟亦会因为利益不均而动手,各国如今利益复杂,岂能真心结成盟国乎?若是想凭借那虚伪的誓言来维系盟国关系,我看是不可能的。固臣认为,我魏国若想来去自如,当连横!”
秋风萧瑟,街路两旁不复翠绿的槐树叶子随风而落,落叶纷纷、似漫天飞舞的金蝴蝶悄然降落人间。一辆马车骤然疾驰而过,掠过空中及落的花蝶,碾压过大地上那金色的地毯,惊起一阵狂风。
马车上的人,心情此时却完全不在这片萧瑟美景之中,马车碾压过地上片片落叶,缓缓行至庞家宅院外。
庞煖下得马车,拂过袖袍上的两片花蝴蝶,急忙招呼过侍卫、将武库刚刚下发的武备搬入院内。随即顾自跨过廊门、穿过外院,朝着内堂行去。
堂外屈身恭候的小婢女主人归来,急忙上前乖巧地替主人的褪下外袍,她见主人发冠之上不知何时竟沾染了一片槐树落叶,便小心翼翼地替主人拂去,主人好像并未察觉到她这细微的动作,他的面上一直流露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喜悦之色。
乖巧的小婢女受庞煖侵染,也不禁跟着暗暗高兴起来,她心道:自家这个少主人一直都是呆呆、凶凶的,整天板着一张苦瓜脸,今日怎么这般开心。
“主人是遇到什么喜事了吗?”小婢女跪俯在地上,替庞煖将翘头履换下,抬头怯生生地问道。
庞家不同于一般的姓氏贵族。对赵国来说,庞氏是外来者,而且庞恭又亲身经历过庞氏宗族在魏国的巨变,为防止庞氏在赵国重蹈覆辙,所以从小便教导庞氏子弟与友和善,虽为兵家亦不可只精于战阵。所以庞氏一直对依附于他们的仆众、侍从都极为优待。
但仆从毕竟是仆从。听到小丫头这番话,跪俯在她身旁那名稍微年长些的侍女、急忙伸手悄悄地拽了拽小丫头的衣裙下摆。虽然她们是内侍,地位高些,但也不能随意出口与主人搭话。她暗暗下定决心,待到换值时一定要好好教导教导这个小丫头。
庞煖亦是一愣,随即朝着小娘点了点头,目光也不禁朝着熟识的小娘望去,他自然无法察觉出小娘的心思。庞煖笑着揉了揉小娘的秀发,并无怪罪之意。
待小侍女替他换下朝服,庞煖便穿过木履,脚步匆匆地朝着室内走去。
*
屋外天气阴沉,室内也稍显昏暗,烛火散发着微弱的光,映照在相对而坐的两位老翁身上。
庞煖刚进屋,便听到祖父一声叹息道“兄这招左封天元,到底是何人所授?仆不得其解。”原来是祖父和先生对弈又输一局。
庞煖上前一步朝着两人恭敬的揖拜一礼道:“庞煖给祖父和先生请安。”
鹖冠子哈哈一笑,朝着庞煖瞥了一眼,对着身前的老友道:“煖下朝了,看煖一脸喜色,定有好事。与友对弈,改日再言。”
庞恭听罢,只得无奈的摇了摇了头,随即命令侍女将几桉上的棋盘、棋子收起。转头又对着庞煖训斥道:“吾是如何教汝的,要常收真形于心,覆以假面识人。观今日,汝之真态全都表露于面上。”
庞煖俯在地上道:“祖之训斥,煖谨记。”
鹖冠子面容带笑,维护庞煖道:“煖今日定有非同一般的喜事,才令他无法收形于心。”
庞煖冲着鹖冠子拱了拱手道:“先生明鉴。”
庞恭瞪了他一眼,随后道:“秋祭之夜,红翎信使进都,早已在邯郸传的沸沸扬扬,边关应是有战事起。今日王在朝会上可有言及此事。”
庞煖如实回道:“王上对众臣宣及,红翎实乃代地所派。”
“楼烦、还是林胡犯边?”庞恭立即问道。
庞煖微微摇头道:“代县令楼缓秋巡之日,恰巧遭遇楼烦劫掠崞邑,遂以强压之势生擒胡酋!胡酋不堪刑法,遂向代县令言及二胡将要共同起兵、会猎我赵。”
“好!不愧是楼严之子。”庞恭叹道。
楼氏乃赵婴之后,楼严曾与庞恭同朝为将,二人年纪相彷,关系也不错,不过楼严在对秦的河东一战中战死了。庞恭心下感慨片刻,随即眉头又微微皱起。二胡共会于赵,这可不像是什么喜事。
以他对胡人各族的了解,楼烦和林胡一向不合,今日二族却共同举兵,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鹖冠子骤然起身,走到一旁小型堪舆图前,喃喃道:“二胡共代…二胡共代…单以代地之兵恐难久持。”
赵国的代地之兵虽众、且强,但相对的防守边境线也长。代地南防中山、东防燕国、其次才是北部和西部的二胡。
庞恭也起身走到鹖冠子身旁,借着微弱的烛光暗自分析道:“秋祭前夕,吾曾听闻晋阳刚刚征兵,原本欲防秦,今秦与我赵交好,我赵国或可启晋阳之兵驰援。或可趋武城之兵,武城本欲防齐,今齐国新衰恐无力西犯……”
二老顾自分析着自己的看法,一时都忘了庞煖就坐在他们身后。
庞煖一时也不敢出声打扰,只能任由二老在那里‘瞎操心’。
鹖冠子抚须道:“齐虽衰而不残,且北有中山狼、虎视眈眈,仆认为武城之兵不可轻动。至于晋阳之兵嘛……”鹖冠子顿了顿,随即像是想到了什么,回头对着庞煖问道:“王上可曾言及出兵援代一事?”
庞恭听到这番话,也回头望了过来。
庞煖苦笑一声,如实回道:“王上为防二胡有诈,言及二胡乃秦、燕前驱,晋阳之兵又本为御秦而征,王上遂令晋阳之兵不动防止秦国袭我河东。又恐中山、齐国趁火打劫,遂令武城、邢襄之兵不动。又命中牟、平邑等难线守军戒备,防止魏国袭边。”
鹖冠子听罢,欣慰地点头道:“赵王眼光卓着,秦、齐、中山之威胁,大过胡掳。不过,王又欲以何兵援代?”
“王上欲以邯郸常备三营为主,亲征北地!”庞煖如实回道。
“亲征!”庞恭顿时一惊。
鹖冠子却抚须道:“常备三营本为拱卫都城邯郸而设,今全数北调,又亲征北地,魄力也!”说罢又是微微一笑,对着庞煖问道:“赵王可是委任汝新职了。”
庞煖冲着二人揖拜一礼,随即将赵雍的任命告知二人。
“新军兵尉!”庞恭惊喜道。
他自然知道这个职位的分量,兵尉之职虽不高,但有实权在握,最重要的是新军。
“仆之所言成真也,新军乃赵王心腹之军,骑兵改革也是军制改革之首。今赵国变法势不可挡,王又以煖为骑旅兵尉,足以见赵王对庞氏的看重。”鹖冠子缓缓说道。
……
……
赵国大规模的兵力动员,自然瞒不过有心人的耳目。
各诸侯国、各个势力,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南离邯郸五百里之外的魏都,大梁城。
初任魏相的张仪,正悠闲地坐于魏国相府庭院,悄观秋风扫落。他歪坐于软塌之上、惬意地品着巴蜀之地的上等茗饮。
巴蜀盛产的茗饮相较于南阳苦茶,味道明显更胜一筹、香气也更具醇厚一些。
在秦国时他便喜欢上了这种能提神健气的饮品,每每饮过之后精神也会稍显愉悦。
张仪轻呡一口茶水,肆意的享受着秋意午后时光。
在魏国的计划比他想的要顺利的多,魏廷内部的倾轧也比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魏王老了、也湖涂了,他那个老对手公孙衍再次被轻而易举的出局。
五国合纵未立寸功,便再次支离破碎。
各国的战事虽然或多或少的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但人心本来就是难测的,不过好在局势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朝着对秦国好的方向发展。
庭院内忽然卷起一阵清风,掠过枝头三两片枯叶。待风势停歇,张仪的背后已经躬身站立着一名黑衣人。
脸覆假面,身材高挑,双峰明显微微隆起。黑衣人嗓音沙哑道:“相邦,赵国传来的急报。”她上前两步,双手恭敬地递上一个锦包。
张仪随手接过,打开锦包封口、从中取出里面的一片简犊。
简犊上只有短短一行字迹,他细细扫视一遍,便将其随意丢入到了身旁的炭盆中,火焰顿起。
张仪仰头饮尽杯中茗饮,袖袍落下时、他面上刚刚那惬意之情已经消失不见,反之一片肃穆。张仪随即起身、扶了抚头上的冠,便大步朝着府外走去。
清风再过,他身后的黑袍人不知何时已经没了踪影。
*
张仪出得相府,便乘车直奔魏王宫。
赵王亲征、邯郸空虚,显然给了他一个机会,但显然这个机会也不容易把握。张仪之所以背秦入魏也正如赵雍所想,不过是秦国做的一个局,目的便是为了离间、瓦解合纵同盟。
张仪与嬴驷商量后,决定以自己为棋子,亲自入魏,下这最关键的一步。
初入魏时,魏王并没有听从张仪之言,但秦国转及攻打魏国,再次攻占了魏国的河西,以此来施压魏国驱逐公孙衍。
魏王也确实老了,河西一败彻底摧毁了他抗秦的信心,魏廷之上又有宠臣田需、张寿联合进言、以求驱逐公孙衍。
外有强敌压迫,内有君臣猜忌,公孙衍遂罢相归隐。
*
一路畅通无阻,半个时辰后、张仪便在魏王宫朝殿见到了魏王。
魏蓥这几日精神状态似乎不是很好,或者说自从魏韩联军败了之后,就一直很差。
这几日魏蓥就连进食也少了很多,他深感自己大限将至,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撒手,他恐惧、恐惧自己死后,到了地下不知该如何向先父、先祖交代。
焦虑、不甘、恐惧等重重情绪这几日不断萦绕在他的心头,压迫的他难以喘气。以致使他面容如今显得极具枯藁,原本略有光泽的白发也变得如同秋后的杂草一般,那双炯炯有神的虎童也不免耷拉了下来。
“相邦今日如此急切入宫,所为何事啊?”魏蓥语气微弱地问道。
其实魏蓥也能隐隐感觉的到张仪的二心,他又不是蠢货,一切都太巧合了。但他又能如何?
魏国大势已去,他老了,没有年轻人的冲劲了。他如今只想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能给魏国留下一些种子,在看不到新的希望时他不敢再赌了,他也赌不起了。
他如今只能与秦国这个饿虎为伴,割肉饲虎,只求这只饿虎能先去咬别人。
张仪如实回道:“王上,臣收到密信,北疆胡人肆虐,赵王即将北征,且邯郸之兵尽数北调,此乃千载难逢之机。固,臣以求王上、尽快发兵攻赵。”
魏蓥听到这番话,神色中未惊起丝毫波澜。无神的双目缓缓扫视过殿下的群臣,悠悠说道:“众卿以为伐赵如何?”
宗室上大夫魏辛瞥了张仪一眼,对着上首的魏蓥揖道:“我魏国刚逢河西大败,今日伐赵、恐有心无力,且我魏国与赵结盟在先,今又如何能背盟伐赵?”
张仪立刻出声驳斥道:“三晋结盟而今名不副实也,我魏国与秦作战时,赵国在何处?假意出兵、姗姗来迟,我看不过是赵国的敷衍罢了。赵背盟在先,今日伐赵,如何不能?”
宠臣田需亦出言附和道:“王上,相邦所言乃实理。我魏国观泽与齐一战,奉顿丘三地于赵国,赵得益于我魏,又有盟约在先,结果赵国却假意相助、诓骗我魏,今日我魏伐赵,合乎天理。”
田需这番话说完,让原本那些即将出口反对伐赵之人悻悻闭嘴。
魏蓥随即目光转向魏嗣,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太子嗣思虑片刻,回道:“儿臣以为,伐赵不妥。赵不助魏,却未损魏。夏季水灾以赵国遭灾最严重,不助魏或有苦衷。今我魏国以合纵为基而御诸国,伐赵一事成与不成、尚未可知,固儿臣以为国策不可轻改。”
魏嗣说罢目光不禁朝着张仪瞥去。
张仪眼角微挑,却并未再出口反驳。他迈步走到大殿左侧的巨幅堪舆图前,伸手轻指,说道:“太子热衷合纵,依臣看,今时万万不可行。虽然前些年,我魏国和各国结成兄弟之邦,热闹非常,但先贤曾有言,亲兄弟亦会因为利益不均而动手,各国如今利益复杂,岂能真心结成盟国乎?若是想凭借那虚伪的誓言来维系盟国关系,我看是不可能的。固臣认为,我魏国若想来去自如,当连横!”
本文网址: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xs/3/3932/26543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ingfulaiqiaomen.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